徵信達人專業徵信服務|服務電話:0800-000-630

徵信專家 王秋香 20年工作經驗 解決您各式感情問題

法院安全通道 保護家暴受害人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0/01/07 00:07 史倩玲

【記者史倩玲綜合報導】許多家暴受害人在出庭前後,是最容易受到家暴加害人攻擊的時機,因此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法院在審理家暴案件時必須規劃安全通道。但目前仍有許多法院並未設計安全通道,司法院已經要求各地方法院必須落實。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最新統計顯示,98年11月份家暴通報受害人數為7,060人,較去年同期成長22.36%。其中宜蘭縣的家暴通報案件更比去年同期成長46.09%,而彰化縣也成長了45.64%,家暴案件成長幅度相當驚人。

由於家暴案件逐年大幅成長,進入司法程序的家暴案件也逐年增加。但目前法院對於家暴被害人的保護仍有待改進,日前就發生家暴案開庭前夫殺妻的新聞事件。許多家暴案開庭後,加害人尾隨被害人並攻擊的案件也屢見不鮮。司法院表示,為維護被害人人身安全以及免於心理恐懼,法院必須設計完備的安全措施,但目前還是有不少法院沒有在家庭暴力服務處內設置警鈴,也沒有安全通道。

司法院表示,由於被害人或陪同的社工抵達法院後必須到家暴服務處外,才能得知開庭進度,造成極大的安全漏洞。加害人往往在此時攻擊被害人或掌握被害人行蹤,因此司法院將要求所有地方法院的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設置開庭顯示燈號連線系統。另外,各地方法院也必須規劃出庭的安全通道,以及要求法警陪同被害人出庭,落實被害人的人身安全保護措施。

7 一月, 2010 Posted by | 家暴 | 發表留言

性侵危險情境 夜晚排第1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1/07 04:11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台北市家暴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分析近10年性侵案件,35%的受害時間為晚上6點至清晨6點,案發地點第一名為加害人住所,占24%。專家提醒,許多被害人受害前已自覺情況不對勁,有必要加強「學習說不」,相信自己的直覺。

家暴中心主任江幸慧舉例說,曾有被害人逛街時遇到陌生人,以協助功課為由,希望協助拍攝,陌生人帶領越走越偏僻,被害人也覺得情況有異,但對方態度客氣、有禮貌,結果被害人仍一路被帶到偏僻的民宅。

地點多在加害人住所

江幸慧說,性侵害加害人與被害人彼此陌生約占20%,認識者占80%,實務經驗發現,許多被害人在被害前已發現情況不對,卻不知如何應對。她建議,預防教育應加強「練習拒絕」,設定情境學習因應,不論是否認識對方,只要察覺現場狀況不對,就要適時離開。

家暴中心統計,性侵害的危險情境以夜晚居多,案發地點除了第一名的加害人住所,其次為被害人住所(17%)、旅館(15%)。女性被害人占94%、男性被害人占6%。

性侵害手法中,徒手暴力的加害方式最多,占39.1%,其次為誘騙、誘拐占8.2%,灌醉及下藥的加害手法分占5%。8成被害人與加害人互相認識,最多為普通朋友占14.5%,其次為男女朋友12%、網友10.5%,直系親屬與旁系親屬6.9%。

7 一月, 2010 Posted by | 家暴 | 發表留言

床頭吵床尾不和? 法國欲明令禁止精神家暴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1/05 20:14

(中央社台北5日電)還認為夫妻吵架不過是「床頭吵床尾和」嗎?如果法國人不停辱罵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未來恐怕很快就得「法庭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法國政府支持一項引發爭議新法案,該法案禁止夫妻或同居伴侶間的「精神暴力」(psychological violence)。如果法國國會通過此法案,未來政府將可介入夫妻間口角紛爭。

夫妻吵架過去常被認為屬於私人領域的家務事,如今法國欲讓此事對簿公堂的舉動引來不少質疑,例如該如何證明「精神暴力」?

●無明顯傷痕

許多人擔心法院可能會很難評估爭吵夫妻的對立證詞。但法國政府表示,它將容許當局處理夫妻間的精神和口語虐待,此種虐待雖不留痕,但往往造成受害人嚴重心理受創。

●公眾疑慮

法國政府去年曾播放電視宣導片,提升民眾對精神暴力的認識。這是由法國導演賈克歐狄亞(JacquesAudiard)執導的30秒短片。片中一名男子不斷詆毀辱罵妻子。宣導短片並將精神家暴與肢體暴力掛鉤。

平均而言,法國每週幾乎有3名婦女死於伴侶或前伴侶的家暴

法國政府表示,如果當局能處理精神家暴,就可預防或減少肢體暴力。(譯者:中央社盧映孜)990105

5 一月, 2010 Posted by | 家暴 | 發表留言

病歷分級保障隱私立院提案修法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1/04 00:07 【台北訊】

以後看病就診的病歷可能也要分級。立委郭素春提案修改「醫療法」,增列醫院對於病歷,應依其性質或敏感性分級,以維護民眾個人隱私權。

立委吳育昇與孫仲瑜緋聞事件喧騰時,曾有醫師公布緋聞女主角接受減重門診遭罰。對於外界將自己的提案稱為「孫仲瑜條款」,郭素春表示,這當然不是只針對孫仲瑜事件而來,但這個案例的確提醒社會,保障「求醫隱私」基本人權的重要性。

郭素春表示,根據先前的民意調查,民眾對個人資料保密的在意程度,以財務資料與就診紀錄最高。

她說,台灣自民國91年開始推動電子式可攜病例,民國94年公告「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但並未將電子病歷依敏感性分級,因此幾年前還曾發生過,媒體報導明星罹病消息,消息來源居然是主管機關員工,凸顯目前一般民眾對於個人私密資料毫無自主控制能力的情況。

郭素春說,某些就醫紀錄牽涉到個人尊嚴,當然應該比一般生小病的紀錄,擁有更高的保密等級。以歐盟來說,對個人血型、藥物過敏、攸關公共衛生、涉及家暴與虐待的醫療追蹤、墮胎、節育等情形,從嚴規範就醫者對相關資訊揭露的自決權,以及電子病歷系統調閱權限。

郭素春提案修法醫療法第67條條文,增列醫院對於病歷,應依其性質或敏感性分級,以維護民眾個人隱私權。

4 一月, 2010 Posted by | 家暴 | 發表留言

藍委提案病歷分級 保障隱私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1/03 10:05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3日電)以後看病就診的病歷可能也要分級。國民黨籍立委郭素春提案修改「醫療法」,增列醫院對於病歷,應依其性質或敏感性分級,以維護民眾個人隱私權。

日前國民黨籍立委吳育昇緋聞事件喧騰一時,曾有醫師公布緋聞女主角接受減重門診遭罰。對於外界將自己的提案稱為「孫仲瑜條款」,郭素春表示,這當然不是只針對孫仲瑜事件而來,但這個案例的確提醒社會,保障「求醫隱私」基本人權的重要性。

郭素春表示,根據先前的民意調查,民眾對個人資料保密的在意程度,以財務資料與就診紀錄最高。

她說,台灣自民國91年開始推動電子式可攜病例,民國94年公告「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但並未將電子病歷依敏感性分級,因此幾年前還曾發生過,媒體報導明星罹病消息,消息來源居然是主管機關員工,凸顯目前一般民眾對於個人私密資料毫無自主控制能力的情況。

郭素春說,某些就醫紀錄牽涉到個人尊嚴,當然應該比一般生小病的紀錄,擁有更高的保密等級。以歐盟來說,對個人血型、藥物過敏、攸關公共衛生、涉及家暴與虐待的醫療追蹤、墮胎、節育等情形,從嚴規範就醫者對相關資訊揭露的自決權,以及電子病歷系統的調閱權限。

郭素春提案修法醫療法第67條條文,增列醫院對於病歷,應依其性質或敏感性分級,以維護民眾個人隱私權。分級辦法,由中央主管定之。990103

3 一月, 2010 Posted by | 家暴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