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達人專業徵信服務|服務電話:0800-000-630

徵信專家 王秋香 20年工作經驗 解決您各式感情問題

要做新女性?鬥過二奶再說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1/04 00:07 【台北訊】

對中國新女性而言,「三從四德」早就不合時宜,要人生完滿,需達成「十得」,其中一得就是「鬥得過二奶」。

香港中通社報導,依照當下流行的標準,新世代中國女性應「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寫得了代碼,查得出異常,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鬥得過二奶,打得過流氓。」「十得」缺一不可。

這則標準雖不乏調笑成分,卻因反映目前社會現實,而在網際網路上瘋狂流傳,且在一夕之間被許多女性用做個人網路簽名。

「鬥得過二奶」是「十得」標準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二○○九年中國大陸人氣最高的電視劇「蝸居」便是切中當地「二奶」現象(「二奶」指婚姻中的第三者),而成為全民話題。

一位初入商界不久的石先生發現,「二奶」儼然已經成為判斷一個商人信譽度的標準,包養的「二奶」越多,說明這個人資金實力越雄厚,和他做生意就越牢靠。

而在女性眼裡,那些能與「二奶」鬥智鬥勇並且最終取得勝利的同性才是真正的當代「花木蘭」。在這種心態下,二○○九年中國網路論壇上人氣最高的帖子之一是,一個天蠍座的妻子講述自己如何用盡手腕令前夫及其「二奶」身敗名裂,許多女網民看後都留言表示支持正妻,還有人說要以她為榜樣。

二奶」帶給現代都市女性的衝擊是多種多樣的。卅二歲的北京公務員陳鳴雖然家庭和美,兒子也已蹣跚學步,不過她對婚姻始終有危機感。

「身邊各種各樣的事情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們自己就應該活得像個『二奶』。」陳鳴說,「雖然生活也操心,也有壓力,但不要讓它把自己變的那麼瑣碎。一想到四十歲以後還有廿歲的競爭對手,我就決心要體貼自己,愛惜自己、嬌慣自己。正所謂走『二奶』的路,讓『二奶』無路可走。」

在「十得」標準中,「翻得了圍牆」是指能夠通過代理軟體登陸被官方封殺或屏蔽的網站獲取資訊。

4 一月, 2010 Posted by | 第三者 | 發表留言

要做中國新女性? 鬥得過二奶再說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1/03 17:26

(中央社台北3日電)對中國城市的新女性而言,「三從四德」早就不合時宜,要人生完滿,需達成「十得」,其中一得就是「鬥得過二奶」。

香港中通社報導,依照當下流行的標準,新世代中國女性應「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寫得了代碼,查得出異常,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鬥得過二奶,打得過流氓。」「十得」缺一不可。

  這則標準雖不乏調笑成分,卻因反映目前大陸社會現實,而在網際網路上瘋狂流傳,且在一夕之間被許多女性用做個人網路簽名。

  「鬥得過二奶」是「十得」標準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2009年中國大陸人氣最高的電視劇「蝸居」便是切中當地「二奶」現象(「二奶」指婚姻中的第三者),而成為全民話題。

  隨著中國內地(大陸)權利階層和新富階層醜聞不斷曝光,龐大的「二奶」群體逐漸浮現於公眾面前,並有向普通人群滲透的趨勢。

  一位初入商界不久的石先生發現,「二奶」儼然已經成為判斷一個商人信譽度的標準,包養的「二奶」越多,說明這個人資金實力越雄厚,和他做生意就越牢靠。

  而在女性眼裡,那些能與「二奶」鬥智鬥勇並且最終取得勝利的同性才是真正的當代「花木蘭」。在這種心態下,2009年中國網路論壇上人氣最高的帖子之一是,一個天蠍座的妻子講述自己如何用盡手腕令前夫及其「二奶」身敗名裂,許多女網民看後都留言表示支持正妻,還有人說要以她為榜樣。

  「二奶」帶給現代都市女性的衝擊是多種多樣的。32歲的北京公務員陳鳴雖然家庭和美,兒子也已蹣跚學步,不過她對婚姻始終有危機感。

  「身邊各種各樣的事情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們自己就應該活得像個『二奶』。」陳鳴說,「雖然生活也操心,也有壓力,但不要讓它把自己變的那麼瑣碎。一想到40歲以後還有20歲的競爭對手,我就決心要體貼自己,愛惜自己、嬌慣自己。正所謂走『二奶』的路,讓『二奶』無路可走。」

在「十得」標準中,「翻得了圍牆」是指能夠通過代理軟體登陸被中國官方封殺或屏蔽的網站獲取資訊。

2009年以來,大陸互聯網(網際網路)規管有收緊趨勢,近日,廣電總局等部門整肅視聽網站又升級,因此導致大陸網民中「翻牆」行動頗盛。990103

3 一月, 2010 Posted by | 第三者 | 發表留言

理想品牌 11家25連霸

自由 更新日期:2009/12/30 04:11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優質產品深得人心,不但銷路長青,更禁得起時間考驗!「二○一○年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大調查」昨天出爐,女性內衣華歌爾、電視SONY、洗衣機國際牌與電鍋大同等十一個品牌,連續二十五年獲得冠軍;《自由時報》也連續第四年蟬聯報紙類第一名。

自由時報四度蟬聯冠軍

另外,有八個品牌則從去年亞軍晉升為新人王,分別是華航、85度C(連鎖咖啡店)、FedEx(國際快遞)、屈臣氏(連鎖藥妝店)、La New(男性皮鞋)、LG(冰箱)、OSIM(血壓計)與嬌生(拋棄式隱形眼鏡)。

八個品牌晉升為新人王

理想品牌大調查由《管理雜誌》自一九八六年開始進行至今,是國內最具權威與影響力的理想品牌大調查。《管理雜誌》總編輯顏長川表示,「理想品牌」是指每一類項目的產品,在沒有經過提示下,由消費者主動回答該類產品的「最佳理想品牌」,從回答比率來排序品牌名次,可以看出該品牌長期在消費者心目中累積的地位,以及哪些品牌最能獲得消費者青睞與肯定。

二○一○年這份調查中,有十一個品牌在過去二十五年來都是冠軍,並獲《管理雜誌》選為「長青樹」,其中,電鍋的領先品牌大同公司,比率高達七成五,遙遙領先第二名的一成二,足足超過六十三個百分點。對此,顏長川指出,理想品牌歷經這些歲月篩汰卻長保領先的意義,絕對不是「老化」,而是「長青」,也代表品牌的內涵與時俱進,禁得起考驗。

《自由時報》四度蟬聯報紙類冠軍,顏長川說,自由時報與第二名差距達三個百分點以上,與第三名差距更達一倍以上,代表其他同業的競爭實力並非旗鼓相當,而是自由時報佔有相當差距的實質領先地位。

顏長川強調,成功的品牌有助於擴大市場佔有率,品牌一旦深植消費者心中,其實用性與信譽價值就不容易改變;創造理想品牌的經營者,只要充分發揮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就更能擴大其市場,進一步贏得消費者的支持。

本次調查對象涵蓋:服務業、日常用品、3C、家電、廚衛、飲料、酒類、食品、清潔用品、交通工具、休閒用品與醫療保健等十二大類,總計有九十四個品項。該調查每年在前一年底或當年年初,公佈最新一年度理想品牌之調查,例如:二○○八年十二月底公佈的是二○○九年理想品牌之排名。

30 十二月, 2009 Posted by | 第三者 | 發表留言

本報特約—-宏觀縱覽/溫家寶:明年投資力度不減 不斷提高政策針對性

中央日報 更新日期:2009/12/29 12: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就當前經濟形勢、明年中國大陸經濟工作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獨家專訪。  為應對金融危機打分為時過早  新華社記者:大家想知道的是,您對中國大陸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打多少分?您最滿意的是什麼?最遺憾的又是什麼?  溫家寶:過去這一年,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年。如果回憶起來,去年冬天的時候,金融危機突然襲擊我國,企業遭受了很大的困難。  在這種困難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地採取了應對的政策和措施。應該說,通過全國人民一年的努力,我們穩住了經濟、穩定了就業,保持了社會的安寧,這是我心裏感到慰藉的地方。因為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許多工作還沒有結束,現在打分還為時過早。但我們前一階段的工作是有效的,全國人民應該引以為自豪。  應對這樣一場大的危機,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我們信貸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結構更合理一些,規模更適當一些,就會更好。我們年中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並且努力加以糾正,下半年的情況有所好轉。因此,我們一定要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再接再厲,把應對金融危機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說,今年打多少分還得靠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最終靠人民的評價。  一攬子計畫經過大量調研精心論證  新華社記者:來之前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您到外地考察的次數有36次,而且常常是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時間。請總理談談,這些考察對您的決策有什麼樣的幫助?  溫家寶:在國際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我確實加快了工作的步伐,經常下到基層,已經走了20多個省(區、市)。我跟基層的同志講,我要跑遍各地,直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取得最後勝利。我下到基層主要辦三件事情:第一是傳遞信心,第二是瞭解情況,第三就是研究制定政策。  現在看來,中國大陸應對金融危機出手還是快的,而且各項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比較大,工作抓得扎實。後來通過不斷地完善這些政策措施,形成了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畫,大部分都是從基層調研得來的。  現在,恐怕很少有人認為中國大陸應對金融危機就是4萬億投資了。其實我們一攬子計畫是一個完整的計畫,是一個統籌兼顧的計畫,就是兼顧當前和長遠,運用市場和宏觀調控“兩隻手”,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方案。  這個方案大體分四個方面:一是大規模的財政投入,包括結構性的減稅;二是大範圍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制定;三是大力度的科技支撐;四是大幅度地提高社會保障水準。這四個方面是一個統一體,構成了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完整的方案。這是我們中央領導集體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的結果,也反映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新華社記者:剛才您談到您下去考察的一些情況,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您講的一句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時間賽跑,跑過金融危機的影響。當時我們一系列政策出臺得非常快。  溫家寶:我沒有進行過統計,但是你講的確實是事實。如果我們查一查那一段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幾乎是每一周都在出臺新的政策,這些政策都圍繞著擴大內需、應對危機。  用科技力量轉變發展方式  新華社記者:國際金融危機推動著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面對搶佔科技制高點這樣一個大的競賽,中國該怎麼行動?  溫家寶:下半年,我們開始考慮對產業的科技支撐,著手研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我記得有一次在無錫中科院傳感網研究中心參觀,在那裏遇到一批年輕有為的青年,他們許多是從海外歸來的學子。他們給我介紹什麼是物聯網……  為此,我回到北京以後,連續召開三個座談會,有科技、經濟和企業方面的專家參加,來研究中國大陸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家都感到,除了發揮諸如裝備製造業這種我們的傳統優勢以外,應該大力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這些關係到未來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一些重要領域的科技。  通過這些調查和座談以後,我在北京召開了一次科技界大會,總結和歸納了科技界、產業界、經濟界提出的建議,比較系統地提出了大陸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現在這個規劃我們還在擬定當中,我們準備把它同“十二五”規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看到過您的那篇講話,題目就是《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  溫家寶:對。我一直講,中國大陸的經濟問題,根本上還是結構性的問題。就是我常說的,我們經濟上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焦點還在於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包括第一二三產業的結構、地區結構、投資與消費的結構。更為重要的就是要運用科技的力量來轉變發展方式,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之所在。  四項措施使房地產步入健康軌道  新華社記者:一位線民說房價漲得太快了,一平方米一個月竟然漲了1000塊錢,他們想請總理談一談房價的問題。  溫家寶:我知道線民關注這個問題。因為我每天上網看到大量線民的意見,甚至很尖銳的批評。因為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講都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  今年房地產有了比較快的恢復,但同時房價在一些地區和城市上漲過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視。如何使房地產建設能走入一個健康的軌道,首先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麼,市場要做什麼,如何既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又發揮政府調控的作用。在這裏我只講一講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的改造。對這兩項工作,在資金、土地以及稅收上,都要給予優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但與此同時,要採取措施抑制投機。中國大陸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住房必須堅持安全、經濟、適用和省地的原則,特別要重視中小套型和中低價位房屋的建設。  第三,要運用好稅收、差別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經濟杠杆加以調控,穩定房地產的價格。  第四,要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打擊捂盤惜售、占地不建、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的行為。  我覺得只要政府有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統籌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制定長遠的規劃和政策,使我國的房地產有一個穩定發展的局面,這是可以做到的。  管理好通脹預期給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新華社記者:提一個關於物價的問題。您說過明年工作中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通脹預期是什麼含義?大家對物價問題都比較關心,想聽聽總理您的意見。  溫家寶: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依然是我們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經濟工作的重點;而管理好通脹預期是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也是保護人民的利益。  我們提出這三者的結合,就是說我們已經開始關注到一些通脹預期。第一,就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以傳導到國內,比如像石油、棉花;第二,就是今年貨幣的供應可能影響到通脹的預期;第三,就是明年物價有一個“翹尾”的因素;第四,我們現在還沒有出現通貨膨脹,CPI剛剛由負轉正,PPI也還是負的。但是我們要預見到通脹有可能出現。特別是在我們這個國家,存在著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過大的問題。物價如果不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對一部分人來講可能不成為問題,但是對相當數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貧困家庭,就會成為很大的負擔。  中央投資沒有投向一個工業專案  新華社記者:有人說,現在的產能過剩和4萬億元投資有關係。到底怎麼看這個問題?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這個老問題?  溫家寶:產能過剩是一個帶有全球性的問題。它的最基本原因就是由於需求減少、市場萎縮而造成的生產過剩。在大陸除了這個一般的規律外,還有一個結構性問題。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並且認真加以解決。  有人說產能過剩同4萬億元投資有關,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議論。我是這樣看的,4萬億元投資中,中央新增投資是1.18萬億元,在今年只完成了一半,大約5900億元。而在這5900億元當中,我們大部分都投向了安居工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也就是路、水、電、氣,還有環境保護和技術改造。另有一部分是安排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京滬高速鐵路,以及重要高速公路的聯網,這些將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起作用。我可以保證,中央投入的這些資金沒有投向一個工業專案。  以各種壓力來迫使人民幣升值絕不會答應  新華社記者: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對外經濟關係中出現一些熱點問題,比如說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非常厲害,其中有針對中國的。一些國家又要求人民幣升值。面對這種困難局面我們應該怎麼辦?  溫家寶:我曾經在中歐領導人南京會晤的記者招待會上講過,現在不僅存在著貿易保護主義,甚至出現了借環保的名義搞貿易保護。他們以各種方式來製造貿易壁壘,這對於中國外向型產業,特別是出口,壓力很大。  當然,我們自己要調整出口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品質和檔次,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保持我們在國際出口市場上的份額。  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和各國一起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新的進展。  關於人民幣升值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問題,大家還記得在1998年那場金融危機當中,我們保持了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對國際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天我仍然以為,在世界主要貨幣接連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保持幣值的基本穩定是對國際社會的貢獻。那種以各種壓力來迫使我們升值,我們絕對不會答應。我曾經這樣對外國朋友講,你們一方面要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採取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其實質就是要抑制中國的發展。這可能是我們明年對外經濟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過早退出可能前功盡棄  新華社記者:提一個關於經濟政策方面的問題。一段時期以來,出現了刺激經濟的政策是否應該退出的討論。我們明年還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溫家寶:這是一個很重大而且很嚴肅的問題。我一直認為,世界經濟是互相聯繫的,但是各國採取的應對危機的政策是不一樣的,政策退出的時機和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我們提出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保持宏觀調控的正確方向、一定的力度和合理的節奏。就是說,我們在對待經濟復蘇和經濟持久發展這個問題上持十分審慎的態度。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經濟企穩向好並不等於經濟根本好轉”。其實,經濟根本好轉也還不等於我們的經濟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我們現在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是:  第一,國際環境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一些國家的經濟雖然開始恢復,但還可能出現反復。外部需求持續減弱這個趨勢還是難以轉變的。  第二,雖然我們的經濟開始好轉,但是經濟的發展、企業的運行,許多還是靠政策的支援,缺乏內在的動力和活力。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過早地把促進經濟的政策退出的話,就可能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發生逆轉。  當然,我們也必須根據形勢發展的變化,來調整我們的政策和方針。就拿投資來講,我們今年的投資已經注意向民生傾斜、向環保和技術創新傾斜。所以,明年的投資力度不減,但其內涵要發生變化,就是要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更加重視節能減排。總之,中央是全面分析國內外的形勢才確定明年的大政方針的。但是,我們在執行過程中,還會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地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提高政策的針對性。  新華社記者:大陸經濟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請問總理,這個時期會持續多長時間?經過這個時期之後,中國經濟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面貌?  溫家寶:其實要把企穩回升和根本好轉,以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劃一條什麼界線是很難的。我覺得我們現在就是要做好當前的事,同時又要籌畫未來的事。所謂“做好當前的事”,就是把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工作繼續搞好;“籌畫未來的事”,就是為中國經濟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我們要結合制定“十二五”規劃,總結前一階段應對金融危機我們的各項工作,並且為未來的發展明確方向、制定政策。

                          (大陸國研網專供)

【中央網路報】

29 十二月, 2009 Posted by | 第三者 | 發表留言

嘉市「管樂城市論壇」  跨界暢談城市行銷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2/29 00:36 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 2542308194.jpg

嘉義市年度重要節慶「嘉義市國際管樂節」,率先為管樂節打頭陣,是25日嘉義市文化局音樂廳舉行的「管樂城市論壇」活動,由兼具作家身分的資深主持人林書煒擔任主持,邀請到國內管樂第一把交椅葉樹涵老師、旅英新生代音樂人林宜融、香港資深藝術管理者鄭新文老師等不同領域的音樂人,與嘉義市長黃敏惠與副市長李錫津展開一場跨國界、跨領域的文化交流與對話。

繼日本、新加坡之後,嘉義市是亞洲地區第三個爭取到2011年世界管樂年會主辦權的城市,證明嘉義市在舉辦了十八年的國際管樂節中,累積了足夠的專業經驗與能量,其管樂的演出專業,以及市民長年培養的管樂素養,都足以與國際接軌了。而每一個成功的城市節慶,都是靠著自辦並不斷吸取各國寶貴的實務經驗而趨於成熟的。

因此,今年嘉義市國際管樂節開跑第一棒,即規劃「2009嘉義市國際管樂節-管樂城市論壇」活動,「管樂城市論壇」規劃為「管樂論壇」與「專題演講」二個部分,邀集「管樂領域」、「城市行銷」及「國際觀點」三種不同專業與實務領域的專家,展開一場深入淺出跨領域的知識分享與對談。由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葉樹涵、旅英新生代音樂人林宜融,以及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教授鄭新文,從「亞洲管樂城市大觀」、「從歐洲音樂活動看城市行銷」及「國際藝術節慶面面觀」三個議題切入進行多面向的對話與分享,由國際視野探析城市節慶與城市行銷的樣貌。

管樂論壇從國外的成功節慶經驗中,瞭解嘉義市管樂節每年推陳出新、力邀各國傑出管樂團來諸羅演出的用心與目的。以廣納不同視野與格局的管樂之聲,透過論壇的雙向交流與對話,擷取各國辦理藝文節慶的精髓及寶貴經驗,加以提升民眾欣賞藝文的素養,讓管樂的深度與廣度能深植民眾的生活之中。此外,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還精心準備手電筒筆、手工巧克力、MUZIK、財訊雜誌等多項好禮大放送,當天現場人數遠高乎預期,民眾反應亦相當熱烈,讓主辦單位對接下來一連串的管樂活動深具信心,也保證將帶給聽眾前所未有的聽覺享受!

29 十二月, 2009 Posted by | 第三者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