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達人專業徵信服務|服務電話:0800-000-630

徵信專家 王秋香 20年工作經驗 解決您各式感情問題

毒鴛鴦記公務車牌 豈料海巡租車逮人

TVBS 更新日期:2010/01/07 12:04 李讚盛

海巡人員追緝一對毒鴛鴦,佈線埋伏3個月,每次就在快要逮到人時,被他們逃走!海巡人員研判是公務車號曝光,後來改用出租車輛跟蹤,果然就成功逮人,原來這對毒鴛鴦,早就把所有公務車號都紀錄下來,逃避追緝,結果還是躲不過法網。

海巡人員跟毒販的車,在公路上飛車追逐,偵查車前後包抄,才把車給攔下來,嫌犯一度想跳車逃逸,還是被海巡人員壓制在地。海巡人員侯安泰:「3個月的跟蹤調查,每次到現場,覺得我們是曝光每次跟監的時候,都被他逃掉。」

其實海巡人員跟監這對毒鴛鴦,已經整整3個月,卻是每次快要逮到人的時候,就被破功,海巡人員研判可能是偵查車行蹤曝光,後來都改用出租車來跟蹤,果然就順利逮人,事後搜查才發現,原來嫌犯有張紀錄公務車號的單子。

侯安泰:「不管是休旅車、小客車,或者是屏東地區高雄地區,他都有做一個整理,原來他已經掌握了我們的車輛。」

狡猾的毒販不但專程派人調查,就連被警方找來約談時,也會藉機把公務車號紀錄下來,在同行間互相交流,只不過百密一疏,終究逃不過法網。

7 一月, 2010 Posted by | 跟蹤 | 發表留言

繫紅線斬妻桃花 疑心反毀良緣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1/04 04:11

〔記者黃良傑/屏東報導〕夫妻繫紅線斬桃花,卻萬萬沒想到,反而斬斷自己的婚姻!

半夜偷纏 擾妻眠

游姓男子現年59歲、妻子54歲,結婚逾20年,在外人眼中十分恩愛,游妻突然訴請離婚的消息傳開後,鄰居都覺得不可思議,住處管理員拒絕媒體訪問,稱夫妻不在家。

兩夫妻育有3名子女,都已成年,妻子原於住處大樓當清潔工。93年間,丈夫問神明得知妻子犯桃花,聽說繫紅線可斬爛桃花,半夜趁妻子熟睡,拿起紅絲線偷偷纏繞兩人的手,妻子被吵醒後,丈夫竟騙稱「綁紅線能改善體質」。

跟進跟出 超黏人

丈夫懷疑妻子的桃花是自家大樓的管理員,因每次妻子在一樓等他騎車搭載,管理員總是跟在妻子後面示好,妻子不斷安撫丈夫,「一個銅板擲不響」,要他別胡思亂想,不料,丈夫竟要求管委會主委撤換管理員。

事後,管委會以住戶不能兼任大樓工作為由,辭退游妻,經妻追問,才知那夜被纏紅線,是為了要防桃花,卻害她丟了大樓清潔工作。

大樓事件後,游經常跟蹤妻子,連妻子擦口紅外出或晚餐後散步,他都會質問,母女到餐館用餐慶生或到黃昏市場買菜,他都不放心。

偷翻日記 誣曖昧

游妻95年到其他職場工作,對一名男同事頗有好感,曾在日記上寫下「生不逢時無法相處,決心放下自我」等語,日後卻被丈夫發現,認為兩人有曖昧關係,游妻否認,稱離職後才寫的,怒斥丈夫侵害她的隱私,2人開始不斷爭吵、冷戰。

精神虐待 判離婚

游妻日前向屏東地院訴請離婚,丈夫反對,法官認為丈夫動輒跟蹤,已給妻子莫大精神壓力,夫妻已難共同生活,因此判准離婚,法官也為這對原本恩愛夫妻感到惋惜。

4 一月, 2010 Posted by | 跟蹤 | 發表留言

大陸去年10大假新聞 「逼退潛艇」居首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1/01 15:42

(中央社台北1日電)大陸媒體為去年的假新聞排名,「中國海軍護航逼出敵國跟蹤潛艇」名列榜首。這些假新聞或故意炮製或移花接木,或者道聽途說,更有舊瓶裝新酒,目的全是在譁眾取寵、吸引讀者。

這個「10大假新聞」由上海官方雜誌「新聞記者」評出,日前由「新民網」率先公佈,「星島日報」並做上述評論。報導並發現,不少假新聞多出自「環球網」、「中國日報網」等主流媒體的新聞網站。

例如中國海軍2009年1月為商船護航時,「華西都市報」發表「隨艦軍事記者專供稿件」的近30篇「系列獨家新聞」,其中的「深海圍『鯊』」報導「我軍護航艦隊遭到不明身份潛艇跟蹤,我軍艦與之鬥智鬥勇,最終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

後來,這個系列報導的自由撰稿人童其志坦承,他是從網站下載當天相關新聞,篡改整理為一篇篇假紀實報導,「最後沒什麼新聞可篡改了,就將08年一篇海軍艦艇反潛訓練的稿件改頭換面、杜撰成「深海圍『鯊』」。

重慶「女黑老大包養16壯男」的消息一出後也夠驚人,數以百計海內外媒體轉載。女主角前重慶市司法局長文強的弟媳謝才萍,是被捕的黑社會老大,「內地一家媒體挖到她令人瞠目的獨家新聞」:她在生活上極度荒淫,長期包養16名年輕男子供自己淫樂。

但事後官方澄清,指謝才萍只包養1名比她小20 多歲的羅姓男子。

另外,「中國日報」網獨家的「80多歲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向新聞媒體證實夫人翁帆已經懷孕」、「半島都市報」記者剽竊加工他人文章而成的「老闆手頭緊,讓5情婦進行淘汰賽」等,都是假的。

還有,「人民政協報」去年6月一篇「中國0.4%最富裕的人掌握70%的財富」,用的是2006年的資料,而且數據捏造,事後更有4家大陸媒體因轉載引述數據被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點名批評。990101

1 一月, 2010 Posted by | 跟蹤 | 發表留言

「三證件」傍身 婦人裝失智躲刑責

TVBS 更新日期:2009/12/28 11:58 戴君恬

一份無罪判決書、一張醫院精神鑑定,及一本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一名楊姓婦人5年來靠著這3張「證書」,躲過偷竊刑責,不過檢方仔細追查後發現,這位自稱精神異常的婦人,不但可以自己搭公車,甚至還能到銀行和理專討論投資理財細節,經過跟蹤,戳破她的詐騙伎倆。

熱鬧的傳統市場,就是楊姓婦人最常下手的地點,趁著婆婆媽媽專注地買菜撿便宜,一個沒注意,背在身上的包包,就成了小偷下手的目標。當地里長:「很專業啦,一下就偷走了,你根本不曉得啦。」

但夜路走多了,總是有失風的時候,要是不小心被抓,楊姓婦人就會使出大絕招,裝瘋賣傻。當地里長:「假裝笨笨傻傻的,都瘋言瘋語啦,你問她什麼,她都亂說一通,自言自語啦。」

不是假裝失智,就是裝聾作啞,連醫院的精神鑑定證明都有,讓警察抓了她好幾次,到了法官那都是不起訴處分,不過檢警不死心,偷偷跟蹤她,發現婦人不但可以自己打理生活,連搭公車都不是問題,還能到銀行投資理財,才戳破她的謊話,依竊盜罪求刑3年6個月。

28 十二月, 2009 Posted by | 跟蹤 | 發表留言

本報特約—-產業追蹤/國際空運物流的發展大方向

中央日報 更新日期:2009/12/23 13:26

  觀察今天國際空運物流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國際空運物流經濟發展的大背景:那就是席捲世界的國際空運物流經濟全球化。國際空運物流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最重要趨勢,其他趨勢不能不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和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資源配置已從一個工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擴展到整個世界。國際空運物流通過現代運輸手段和資訊技術、網路技術,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國際貿易和全球資源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新崛起產業,國際空運物流正越來越引起國際空運物流研究專家組對它的關注和重視。  一、經濟全球化為國際空運物流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國際空運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貨物跨越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一種物流運作方式。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當前國際空運物流的發展,正面臨著國際物流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是國際貿易的急劇擴大,為國際空運物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貿易高速增長,規模急劇擴大。2000年至2009年,世界貨物貿易的年均增長率5.5%,兩倍於同期世界產出的增長,2009年國際貿易總額高達28.1萬億美元,貨物貿易量增長了7.5%,比同期世界GDP增速3.5%高一倍以上。世界總出口額占世界GDP的比重,1980年僅為21.79%,2001年上升到24.67%,2009年達到34.6%,6年內比重上升了10個百分點,是過去21年增幅的3.4倍多。全球國際空運貿易的貨物流程,90%是由海上運輸來完成的。據聯合國貿發組織(UNCTAD)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全球海運總量達到了驚人的74億噸,平均每天有2000多萬噸貨物在海上流動著,比2005年增長了4.3%。2009年,全球的商船總噸位已超過10億載重噸,比上年增加了8.6%。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上漲行情,突破了11000點大關,比2006年底的4400點上漲了250%。隨著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各國的貿易依存度也不斷上升。2001-2007年,世界貿易依存度從48.4%提高到69.5%,其中出口依存度從24.1%提高到34.6%。同期發達經濟體的貿易依存度由46%提高到56.5%,發展中經濟體由57.6 %提高到73.4%。世界貿易依存度的大幅度上升,表明了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世界經濟聯繫進一步加強,也表明了以國際貿易為基礎的國際貨物流動在世界範圍內更加波瀾壯闊地加快推進。  二是國際產業的重新分工佈局,為國際空運物流發展提供了廣泛的服務物件。經濟全球化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被捲入其中。從國際分工看,相互依存、優勢互補的分工程度大大提高,製造業重心繼續東移。原來的傳統垂直分工體系,是由發展中國家提供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發達國家提供工業製成品的兩極配對,現在已演變成一般發展中國家提供能源和資源、以中國為首的一些新興經濟體提供大部分工業製成品、發達國家提供關鍵技術、零部件、高端產品和服務、最後進行總集成或總裝的格局。在出口結構上,世界製成品的出口約占總出口的70.1%,北美製成品出口占比超過73.5%,歐洲78.4%,亞洲製成品出口占比也高達81.9%。中東、非洲和獨聯體國家2/3出口則依賴燃油和礦產品,中南美洲農產品出口占到23.8%,燃料和礦產品出口占42.4%。最不發達國家3/4出口收入來源於初級產品,只有1/4來源於服裝製成品出口。在進口結構上,發達國家是最終的消費和進口市場,美國進口佔據了世界進口總額比重的15.8%,歐盟25國為39.2%,日本為4.8%,三者合計高達60%,世界貨物進出口的一半以上都為10個發達國家擁有。近幾年, “金磚四國”進口份額從2001年的6.3%上升到2007年的10.7%,尤其是中國大陸進口份額幾乎每10年翻一番,已經超過日本。這種新的國際分工和佈局,不僅決定了國際空運物流的走向和佈局,而且決定了國際空運物流新的服務物件和服務內容。  三是國際貿易的內涵變化,對國際空運物流提出了新的服務要求。這種變化和要求主要表現在:其一是加工貿易發展。近十多年來,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零部件貿易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貿易年均增長14%,高於同期貿易增速9%,占全球製成品貿易比重從17%增長到23%。全球生產體系的含義,就是一個產品多國生產,零部件製造和加工過程分散在世界許多國家進行,表現在國際貿易中,就是加工貿易的不斷增加。目前,波音747飛機的製造需要400多萬個零部件,由65個國家的1500個大企業和15000個中小企業提供。這需要有一個強大物流系統來支撐這種生產,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來幫助完成這個過程。其二是資訊化趨勢。當今世界深陷資訊化的包圍,至強至高至快是當今競爭的主要特點。在資訊化時代,要求國際物流企業管理必須“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有資料表明,國際空運平均成本已由過去的每英里68美分降至11美分,紐約至倫敦3分鐘的電話費也從上世紀最高的244美元降到目前的幾美分。現在全球互聯網站點有5億多個。國際電信聯盟預測,2008年,全球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將超過20億。資訊技術在全球的擴散,需要國際物流既要快捷滿足生產和消費的要求,也要全面滿足客戶和企業的要求,提高物流服務的效率、品質和水準。其三是跨國公司的作用。跨國公司主導著全球的生產和貿易,不僅在全球生產和貿易的鏈條中越來越重要,而且對國際物流的主導能力也越來越強,如沃爾瑪等大型國際零售商都建立了自己強大的物流系統。目前全球跨國公司已近7萬家,子公司達90多萬家,占全球生產的40%、直接投資的90%、貿易的60%、技術交易的80%和高新技術研發的95%。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對國際物流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估計,目前跨國公司內貿易大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1/3,其制定的空運物流標準正影響著國際空運物流標準。國際貿易的這種結構和內涵的變化,對國際空運物流既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作為新興服務業,國際空運物流伴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有著越來越廣闊的前景。  四是國際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為國際空運物流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保障。GATT八輪關稅談判大大推進了貿易自由化進程,WTO成立後,通過制定規則、組織談判、貿易政策審議、解決爭端,致力於降低關稅和減少非關稅壁壘,推動成員間互相開放市場,有力地促進了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2008年以來,發達成員的平均關稅水準已下降到4%,發展中成員已降為10%,目前,世貿組織148個成員間的貿易量已占全球貿易的95%以上。各國也更加倚重區域合作,相互開放了區域市場。據統計,目前世界區域內的貿易約占全球貿易的一半,其中北美自貿區、歐盟的區內貿易比重分別達55.7%和67.6%,而正是這種區內貿易,使歐盟許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地快速成長。亞洲區內貿易比重達51.2%,東亞也在50%以上。北美自貿區實施14年來(1993-2009年),區內貿易增加超過2倍。國際空運市場的全球性開放和區域性開放,為國際空運物流的發展消除了大量的制度性障礙。當前許多國家開始重視現代空運物流業對經濟的作用,出臺一些促進空運物流業發展的措施,這也為國際空運物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條件。  二、當前國際空運物流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  由於現代空運物流業對本國經濟發展、國民生活提高和競爭實力增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空運物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從而使國際空運物流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和特點:  第一是國際空運物流系統更加集成化。傳統空運物流一般只是貨物運輸的起點到終點的流動過程,如,產品出廠後從包裝、運輸、裝卸到倉儲這樣一個流程,而現代空運物流,從縱向看:它將傳統空運物流向兩頭延伸並注入新的內涵,即從最早的空運貨物採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領域,其間要經過包裝、運輸、裝卸、倉儲、加工配送等過程到最終送達用戶手中,甚至最後還有回收物流,整個過程包括了產品出“生”入“死”的全過程。從橫向看:它將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國際空運物流和國內空運物流等各種物流系統,通過利益輸送、股權控制等形式將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即通過統籌協調、合理規劃來掌控整個商品的流動過程,以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和不斷變化的需要,爭取做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國際空運物流的這種集成化,是將整個空運物流系統打造成一個高效、通暢、可控制的空運流通體系,以此來減少空運流通環節、節約空運流通費用,達到實現科學的空運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適應在空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空運物流無國界”的發展趨勢。可以這樣講,過去空運物流企業的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現在已經演變成一群空運物流企業與另一群空運物流企業的競爭、一個空運供應鏈與另一個空運供應鏈的競爭、一個空運物流體系與另一個空運物流體系的競爭。空運物流企業所參與的國際空運物流系統的規模越大,空運物流的效率就越高,空運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空運物流企業的競爭力就越強,這種競爭是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空運物流共贏”關係。國際空運物流的這種集成化趨勢,是一個國家為適應國際競爭正在形成的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社會系統,是一個國家空運流通業正在走向現代化的主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當前,國際空運物流向集成化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力建設空運物流園區,二是加快空運物流企業整合。空運物流園區建設有利於實現空運物流企業的專業化和規模化,發揮它們的整體優勢和互補優勢;空運物流企業整合,特別是一些大型空運物流企業跨越國境展開“空運橫聯縱合”式的並購,或形成空運物流企業間的合作並建立戰略聯盟,有利於拓展國際空運物流市場,爭取更大的空運市場份額,加速本國空運物流業深度地向國際化方向發展。  第二是國際空運物流管理更加網路化。在國際空運物流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國際空運物流現代資訊技術提供的條件,強化國際空運物流資源整合和國際空運物流優化物流過程是當今國際空運物流發展的最本質特徵。國際空運物流資訊化與國際空運物流標準化這兩大關鍵技術對當前國際空運物流的整合與國際空運物流優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響。如,國際空運物流電子資料交換技術和國際空運物流國際互聯網的應用,使國際空運物流的品質、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更多的提高。這種國際空運物流資訊化技術涵蓋了商品代碼和國際空運物流資料庫的建立、運輸網路和銷售網路的合理化建設、物流中心的管理、電子商務和物品條碼技術的實際應用等。同時,又由於標準化的推行,使國際空運物流資訊化的進一步普及獲得了廣泛的支撐,使國際空運物流可以實現跨國界、跨區域的國際空運物流資訊共用,國際空運物流物流資訊的傳遞更加方便、快捷、準確,加強了整個國際空運物流系統的資訊連接。現代國際空運物流就是這樣在資訊系統和標準化的共同支撐下,借助於國際空運物流儲運和國際空運物流運輸等系統的參與、借助於各種物流設施的幫助,形成了一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物流網路,使國際空運物流覆蓋面不斷擴大,規模經濟效益更加明顯。法國有一家kn的公司,在沒有自己的輪船、汽車和飛機等運輸工具的情況下,居然通過自行設計開發的全程空運物流資訊系統,對世界各地的空運物流資源進行整合,在全球98個國家、600個城市開展物流服務,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空運物流網路,使其空運業務做到了世界第五,每週空運運輸量1.9萬次,其海運業務更是做到了世界最大,一年的毛利40億歐元。  第三是國際空運物流標準更加統一化。國際空運物流的標準化是以國際空運物流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裝備、專用工具等各個分系統的技術標準;制定各系統內分領域的包裝、裝卸、運輸、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標準;以系統為出發點,研究各分系統與分領域中技術標準與工作標準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統一整個國際空運物流系統的標準;最後研究國際空運物流系統與其他相關系統的配合問題,謀求國際空運物流大系統標準的統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都很重視本國空運物流與國際空運物流的相互銜接問題,努力使本國空運物流在發展的初期,其標準就力求與國際空運物流的標準體系相一致。因為現在如果不這樣做,以後不僅會加大與國際交往的技術難度,更重要的是,在現在的關稅和運費本來就比較高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與國際標準不統一所造成的工作量,將使整個外貿物流成本增加。因此,國際空運物流的標準化問題不能不引起更多的重視。目前,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空運經營,正在極大地影響物流全球性空運標準化的建立。一些國際空運物流行業和協會,在國際空運集裝箱和EDI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對空運物流的交易條件、技術裝備規格,特別是單證、法律條件、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統一的空運國際標準,使空運物流的國際標準更加深入地影響到國內標準,使國內物流日益與國際物流融為一體。  第四是國際空運物流配送更加精細化。隨著現代空運經濟的發展,各產業、部門、企業之間的交換關係和依賴程度也愈來愈錯綜複雜,國際空運物流是聯繫這些複雜關係的交換紐帶,它使經濟社會的各部分有機地連接起來。在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和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要求國際空運物流在企業和整個系統必須具有更快的回應速度和協同配合的能力。更快的回應速度,要求國際空運物流企業必須及時瞭解客戶的需求資訊,全面跟蹤和監控需求的過程,及時、準確、優質地將產品和服務遞交到客戶手中。協同配合的能力,要求物流企業必須與供應商和客戶實現即時的溝通與協同,使供應商對自己的供應能力有預見性,能夠提供更好的產品、價格和服務;使客戶對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計劃性,以滿足自己生產和消費的需要。國際空運物流為了達到零阻力、無時差的協同,需要做到與合作夥伴間業務流程的緊密集成,加強預測、規劃和供應,共同分享業務資料、聯合進行管理執行以及完成績效評估等。只有這樣,才能使物流作業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由於現代經濟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相當一些企業除了自己生產一部分主要部件外,大部分部件需要外購。國際間的加工貿易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國際空運物流企業伴隨著國際貿易的分工佈局應運而生。為了適應各製造廠商的生產需求,以及多樣、少量的生產方式,國際物流的高頻度、小批量的配送也隨之產生。早在20 世紀90年代,臺灣電腦業就創建了一種“全球運籌式產銷模式”,就是採取按客戶訂單、分散生產形式,將電腦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晶片外包給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去生產,然後通過國際物流網路將這些零部件、元器件、晶片集中到物流配送中心,再由該配送中心發送給電腦生產廠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歐洲等一些發達國家開始進行了一場“國際空運物流革命”,其內容是對國際空運物流各種功能、要素進行整合,使國際空運物流活動系統化、專業化,出現了專門從事物流服務活動的“第三方空運物流”企業。隨後,各種專業化的空運物流服務企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大量湧現並加速空運發展,使空運物流服務功能更強大,空運服務品質更精細。空運物流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服務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是國際空運物流園區更加便利化。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急劇擴大,許多發達國家都致力於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立體倉庫的建設,一些國際空運物流園區也因此應運而生。這些園區一般選擇靠近大型港口和機場興建,依託重要港口和機場,形成處理國際貿易的物流中心,並根據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要求,提供越來越多的空運物流服務。如日本,為了提高中心港口和機場的國際空運物流功能,重點在京濱港、名古屋港、大阪港、神戶港進行超級中樞港口項目建設,對成田機場、關西機場、羽田機場進行擴建,並在這些國際中心港口和空港附近設立物流中心,提高國際空運貨物的運輸和空運處理能力。這些國際空運物流中心,一般都具有保稅區的功能。此外,港口還實現24小時作業,國際空運貨物實現24小時運營。在通關和其他辦證方面,也提供許多便利。國際空運物流和國內空運物流,實際上是貨物在兩個關稅區的轉接和跨國界的流動,要實現國內流通體系和國際流通體系的無障礙連接,必須減輕國際物流企業的負擔、簡化行政手續、提高通關的便利化程度。日本在這方面實行了同一視窗辦理方式,簡化了進出口以及機場港口辦理手續,迅速而準確地進行檢疫、安全性和通關檢查。因此,國際物流園區的便利化發展,不僅有賴於國際空運物流企業本身的努力,而且特別倚重於政府的支持。而如何圍繞機場、港口建立保稅區、保稅倉庫,提供“點到點”服務、“國際空運物流一站式”服務,則是國際空運物流中心規劃必須深入考慮的問題。  第六是國際空運物流運輸更加現代化。國際空運物流的支點離不開運輸與倉儲。而要適應當今國際空運物流競爭快節奏的特點,國際空運物流倉儲和國際空運物流運輸都要求現代化空運,要求通過實現高度的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手段來提高國際空運物流的速度和效率。國際空運物流運輸的最主要方式是海運,有一部分是空運,但它還會滲透在其國內的其他一部分運輸,因此,國際空運物流要求建立起海路、空運、鐵路、公路的“國際空運物流立體化”運輸體系,來實現快速便捷的“國際空運物流一條龍”服務。為了提高國際空運物流的便捷化,當前世界各國都在採用先進的國際空運物流技術,開發新的國際空運物流運輸和國際空運物流裝卸機械,大力改進國際空運物流運輸方式,比如應用現代化空運物流手段和方式,發展集裝箱運輸、託盤技術等等。美國的空運物流效率之所以那麼高,就在於美國的空運物流模式是善於將各種新技術有機融入具體空運物流運作中,因而能在世界上率先實現高度的空運物流集成化和空運便利化。這也使從事空運物流的企業,利潤和投資收益持續增加,進而誘發新的空運研究開發投資,形成良性迴圈。美國有一位叫利坦(litan)的專家,2001年曾計算了物流領域的革命給美國經濟帶來的降低交易空運運輸費用、減少空運存貨等方面的節約,其中,僅製造業空運成本就降低了約1%~2%。總之,融合了空運資訊技術與空運交通運輸現代化手段的國際物流,對世界空運經濟運行將繼續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對我國國際空運物流發展的幾點建議  大陸空運物流總體發展水準不高,整個空運物流服務業發展也處於起步階段,產業規模比較小。如第三方空運物流市場規模,根據有關國際研究機構的估計,美國空運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約相當於全社會空運物流成本支出的25%,歐洲則更高為30%,亞洲的總體水準低於5%,而大陸僅在2%左右,當然水準低也意味著我們的發展空間廣大。大陸現有空運物流服務模式基本上仍然以自營為主,缺乏相應的關鍵技術與資訊支援。第三方空運物流模式的比重較小,水準、規模均不能令人滿意,能夠提供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空運物流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幾乎沒有。據中國物資空運儲運協會對200多家物流服務企業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陸第三方空運物流服務企業能提供的綜合性全程空運物流服務還不足總體需求的5%。這是制約大陸空運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陸的國際空運物流近幾年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總體水準也不高,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空運物流的基本模式。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空運資訊技術支援下,現代空運物流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產業升級和企業重組的關鍵推動力、經濟發展支撐環境的關鍵因素。空運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水準高低,是一個國家空運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大陸的國際空運物流是現代空運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一要充分利用大陸的國際貿易地位,做大做強大陸的國際空運物流產業。大陸目前的外貿規模,已從1979年206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1738億美元,增加了105倍。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3位。入世8年來,外貿增速更是高達27.5%,平均每年是差不多淨增2700億美元。大陸出口和進口占世界貿易的比重,2007年已經上升到10.3%和8.8%左右。。大陸港口的吞吐量2007年也達到了6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了1.1億標準集裝箱,已連續數年居世界第一。中國大陸的海運有著5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國際物流作為服務於國際貨物貿易的產業,大陸國際貿易的這種規模,既是大陸國際空運物流業發展的“靠山”和“本錢”,也是大陸國際空運物流業發展可依賴的基礎和資源,要充分利用好發揮好。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大陸國際空運物流業的發展,充分借鑒國際上發展現代物流的經驗,加大對現有的國際空運物流產業和空運物流系統的調整和改革,做大做強大陸國際空運物流業。要緊緊依靠大陸國際貿易所產生的強大國際空運物流資源,服務國內,佈局全球,使大陸在成為世界製造中心、採購中心之後,也成為世界的空運物流中心。  二要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加大力度培育大陸的大型國際空運物流企業。大陸空運物流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集中度也不高。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提供的資料,大陸1700萬個流通企業中,93%為單體經營戶,規模以上的只占1%。也就是空運物流企業還處在較小較散的“空運人民戰爭”階段,缺乏“空運集團軍”和大規模“空運作戰”的能力。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大力培育大陸的大型空運物流企業。而要培育大陸的大型空運物流企業,就必須創造一個好的空運政策環境和空運市場環境。這個空運政策和空運市場環境,就是要創造各種條件,鼓勵空運物流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空運改造重組、空運股權置換、空運合資合作的方式,或者通過組成空運聯盟的形式,來進行空運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空運物流組織結構的網路化,低成本擴張空運企業規模,加速空運物流資源和資本的集中過程,大大提高空運物流企業的組織化、集約化程度,實現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管理、標準化服務,從而達到空運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以空運資訊化和標準化改造大陸的流業,提高大陸空運物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空運物流資訊水準。大陸空運物流領域中的現代空運物流資訊技術應用和普及的程度還不高,發展十分不平衡,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物流服務的需要。中國倉儲協會早前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大陸物流企業中有61%完全沒有空運物流資訊系統支援,而在有空運物流資訊系統支援的39%的空運物流企業中,絕大多數空運企業空運物流資訊系統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業有空運物流倉儲作業管理,31%的企業有空運物流庫存管理,27%的企業有空運物流運輸管理。現代空運物流資訊技術的落後已成為大陸我國空運物流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由於受空運物流管理體制的影響,大陸空運物流業與國際空運物流間存在著標準的互相衝突,存在著空運標準化程度不高、空運標準化適用範圍有限和空運標準的實施力度不足等問題。此外,對空運物流還存在立法不夠、缺乏配套的空運法律法規等不足。因此,必須加快用空運資訊化武裝我國的空運物流企業、武裝大陸的國際空運物流系統,具體來講,就是要通過推進國際空運物流資訊化,促進國際空運物流活動的橫向與縱向集成,提升大陸國際空運物流整體運行品質和水準。要加快空運標準化體系建設,國內空運物流的編碼、空運檔格式、空運資料介面、空運EDI、空運GPS等相關代碼也要盡可能實現空運國際化標準。空運物流的集成化發展的橫向集成最終落實在空運物流公共資訊平臺上,因此,要推進空運物流公共資訊平臺的建設,為生產、銷售及空運物流企業提供基礎空運物流資訊,提高空運企業的資料連接性和空運供應鏈視覺化,普遍降低現代空運物流社會總成本,提高大陸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四要搞好我國空運物流園區的建設,增強我國參與國際空運物流競爭的能力。據瞭解,大陸目前已在規劃、建設、運營的規模化物流園區有300多個,聚集著一大批物流企業,其中,北京空港物流園、上海洋山臨港物流園、天津濱海新區物流園還吸引了一大批國際的空運物流企業進駐。現在,國內的一些大城市,一般都規劃了3-5個空運物流園區,其中,天津規劃了9個,廣西規劃了8個,深圳規劃了6個。此外,一些專業性的空運物流園區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如汽車物流園、塑膠物流園、工業品物流園、農產品農資物流園、貨運中轉中心等。如何把這些物流園區集成起來,功能全都發揮出來,是我們國際空運物流研究專家組都應該研究的課題。國際空運物流研究專家組必須站在新的起點上,全面謀劃國際空運物流園區的未來發展,以國際化空運物流的標準、合理化的空運物流規劃、空運物流資訊化的集成、便利化的服務來統籌國際空運物流園區的對外對內發展,使大陸的國際空運物流園區在參與國際空運物流競爭方面,水準大大提高一步。特別是要以大陸的重要港口、國際空運機場為核心,打造幾個國際空運物流中心,並連接國內的空運物流園區,形成規模巨大、縱橫交錯、輻射力強的國際空運物流樞紐中心,成為我國參與全球合作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視窗,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並為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國際空運物流支撐。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王淩峰)

【中央網路報】

23 十二月, 2009 Posted by | 跟蹤 | 發表留言